
藍皮書:我國融資租賃公司業務發展面臨四大制約
2016年8月3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中國博士后特華科研工作站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融資租賃藍皮書: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報告(2015~2016)》發布會在京舉行。
融資租賃藍皮書全面梳理國內外融資租賃理論及實踐發展現狀,從租賃行業發展的四大支柱即法律、監管、會計和稅收制度環境出發,從市場和機構視角系統評價我國融資租賃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在充分借鑒國外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發展我國融資租賃業的政策建議。全書分為總報告、制度篇、市場篇、機構篇和專題篇等5個主要部分。
政府優惠政策推動,融資租賃行業集聚效應凸顯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促進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上海、天津、廣東為代表的國內省份先后出臺一系列促進區域租賃行業發展的優惠政策,不斷推動租賃產業實現集群式發展,行業集聚效應凸顯。從融資租賃公司注冊數量的區域分布來看,在全國34個省份中已有7個地區的注冊數量超過100家,分別為上海市、廣東省、天津市、北京市、江蘇省、浙江省和山東省上海是2015年上半年融資租賃公司數量增長最快的地區,租賃公司數量從545家增加到987家,增幅超過80%,平均每天增加2~3家。這主要得益于上海自貿區對融資租賃產業的大力扶持。以上海、天津為例,《關于促進浦東新區融資租賃行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于2015年10月正式發布,上海自貿區融資租賃“新政”包括建立協調機制、優化行業發展環境、提升政府服務能級和擴大經營范圍等?!蛾P于金融支持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即天津自貿區“金改33條”。提出重點發展融資租賃業,包括設立中國金融租賃登記流轉平臺和中國融資租賃資產登記流轉平臺,設立融資租賃產業基金和融資租賃股權投資基金等,推動完善租賃公司和租賃資產的稅收政策。
我國融資租賃公司業務發展面臨四大制約
融資租賃藍皮書認為,從發達國家的發展歷史來看,租賃業務都經歷過從簡單租賃向復雜產品升級的發展過程。目前我國租賃業仍處在初級階段,金融租賃公司的經營模式比較單一,租賃業務以融資性租賃為主,“融資”特性比較明顯,而更能體現租賃特色的“融物”功能發揮不充分,與銀行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質化競爭,缺乏核心競爭力。
從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發展來看,主要的制約因素有以下4個方面。一是各公司異地展業,管理能力較薄弱。融資租賃公司扁平化的組織結構雖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分散在各地的業務部門既負責營銷、材料制作,又負責租賃物或抵押物的實地查證,缺少有力制約,自身管理能力不足與異地展業快速發展間的矛盾漸顯。二是經營粗放,內控機制有待健全。租賃公司的風險控制尚處在邊發展、邊摸索、邊完善的階段。缺少租賃物評估、動態監測風控等手段,特別是在售后回租業務占主導的背景下,租賃物預期現金流不是圍繞租賃物能產生多大的現金流展開。三是短借長用,流動性管理薄弱。四是風險暴露,資產質量壓力大。隨著經濟形勢進一步下滑,潛在的問題開始暴露,突出表現在不良租賃資產和逾期租賃資產余額快速增長。
租賃資產生成端正在掀起互聯網革命
融資租賃藍皮書指出,一些機械設備的生產商已經把網絡通信、物聯網、遠程操控等技術運用到機械設備中,可以在售后階段實現對設備的實時監控、操控,并且可以和租賃業務結合在一起,給融資租賃本身的業務模式帶來顛覆性的變革。例如,三一重工、沈陽機床已經可以精確監控到設備的開工、耗損、關停狀態,可以根據設備的實際運行時間來收取租金,而不再是按年收租。這樣的租賃模式對承租人極為有利,因為在市場低迷、開工不足時租賃成本也會相應降低,原來的固定成本轉化為變動成本,這就大大減輕了承租人的財務壓力,刺激了承租人的投資需求。
當前互聯網與融資租賃的結合主要體現在資金端,網絡渠道極大拓寬了租賃資金的來源,代表性產物就是融資租賃P2P,可以看作互聯網融資租賃1.0;而未來互聯網與融資租賃的結合將延伸到資產端,直接變革租賃資產的生成模式,互聯網融資租賃將邁入2.0時代。
Copyright ? 2020 東海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浙ICP備12032459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寧波